人际交往中眼睛的表现很重要

本文Tag标签:职场交流  

  人类的眼睛行为何以那么复杂,是因为我们“想”和“不想”看对方的理由都太多。年轻的恋人感受到对方的吸引力日寸,会有一套很明显的凝视模式。如果男女都害羞,便只在交谈时交换短暂的瞥视,其他时间不是盯着地上就是凝视相反的方向。内心里翻搅的问题,其实是因恐惧和对方的吸引力,害得他们不知把视线放在哪里才好。恋爱继续下去,恐惧渐少后,对视便渐多,如果其中一个勇敢起来,便会在另一个还盯着地上时,漫长而渴望地注视对方“他的眼睛离不开她”和“他老是看着她”,都是说明这类关系的句子二

  最后,他们已达真正亲密的阶段,所有的恐惧都已消失,他们便可能经常长时间地凝视对方,这个由害羞,单方面渴望到互相吸引的漫长过程中,眼睛行为占了极大的分量,长时间的凝视,可视为爱的一种信号。

  再来谈谈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情感的眼睛行为,如果一个下属犯错误被叫去训斥时,一进上司的房间,他必会先观察对方脸上的表情。可是上司只盯着窗外,开始数落,如果下属的回答使他懊恼,他会突然转过来以威胁的表情,严厉地凝视下属,这时挨骂的人就不敢迎视了,只偶尔偷瞥回去看看上司表情缓和些了没有。但这位上司实在太过分了,下属开始反驳,便也以凌厉的目光迎视他,两人目光也跟言语一样缠斗了起来:最后下属怒把上司一击倒地,这时上司的眼光便带恐惧的凝视眼前的杀手,以便随时保护自己。

  这高潮迭起的一幕,包含了眼睛行为中几种不同的变化。它告诉我们,“被动的”统御和“被动的”卑屈,都会出现不看对方的夸张动作;上司,怒吼前故意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,下属被瞪之下则垂下视线。由此也可知,“主动的”攻击和“主动的”恐惧之时,都会出现注视对方的表情;生气的上司,愤怒的下属,及最后变为慌乱的上司,他们的凝视或为直接的威胁,或为警觉的信号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